第一百七十三章 山西总兵周遇吉-《改变》
第(3/3)页
张知木和陈玉锋这边酒喝得很好,刘云那边喝的也不错,尤其是,都是练武的出身。刘云一报上字号,好多人就直接起来施礼。这里有几个还是刘云的徒弟辈儿的。按照武林中的规矩,见到师叔,必须施礼。
等酒喝得差不多了,这英雄惜英雄的英雄们已经就无话不谈了。喝完酒后,刘云把他们都领到澡堂子。刘云让澡堂子换一池子新水,让大家一起泡了一个热水澡。这些人好多都是第一次洗热水澡,这下子高兴地不得了。
张知木这样安排,刘云非常的明白,这是为了有一天要争取他们,先留下点印象。不然轮不到刘云来亲自陪他们。
第二天,张知木和周遇吉的商业谈判就简单得多了。周遇吉要买一千只火枪,每支枪配一百发实心弹、一百发霰弹。火枪是一千两银子一只,子弹是一两银子十发。
周遇吉还要买钢簧马车,数目也和大同的姜总兵一样多。后来张知木才知道,周遇吉就是比着姜总兵的数目买的。
不过付款方式,张知木只接受四分之一的货款用煤炭来顶,而且要求将煤炭运到冶厂才算数。其它的是每制作好一批产品,通知周总兵带款提货。
张知木也表示,尽快的将火枪给生产出来,等第一批枪生产完,张知木会派出教官给他们培训人员,就像在潼关那样。其实周遇吉还不知道,这些培训的过程也是教官接触他们的骨干人员的过程。
谈完生意,陆成祥就去整理文书去了。
张知木拉着周遇吉来到一幅地图前,指着窑岗到杀胡口、张家口的一条红线说:“明年我们就准备将这条路重新修一遍,提高这条路的通车条件,争取在修完的路上,能让马车跑起来。我们沿途还要设站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开通客货运输。以后边关的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周遇吉在摸爬混打出来的,当然知道,他的防区里交通条件改善了会有啥影响。
周遇吉说:“张东家你做的事儿,本来都应该是朝廷出面做的,现在你出银子做了。”
张知木说:“边关稳固了,我们做生意就安全多了。以后四海平定,我也不用费这些心,训练自卫队了。”
周遇吉说:“道路修好了,以后我们两边不论谁有事儿,我们都可以很方便的互相支援。”
听到这,张知木问周遇吉:“周总兵,你们军中现在都用啥办法互通信息?”
周遇吉说:“远的派人快马通报就行啊。也有用信鸽的。近处的用号角和鼓声。”
“明年,我们准备修一条从窑岗到凌水码头的电报线路,这样的话,我们和凌水码头之间就可以实时通信了。”张知木说。
周总兵不懂张知木说的电报的事儿了,问:“电报是个啥东西,我看你们窑岗,到处都有我看不明白的事儿。就说,昨天我住的屋子里吧。又是暖气,又是自来水的。”
张知木说:“电报可比这些重要多了。假设我们所有的关卡都连成电报网,哪一点有事儿都可以风雨无阻的实时上报。那么总兵大人觉得会怎么样。”
周遇吉不答反问:“张东家能好好给我讲讲这电报的事儿吗?”
“想知道电报的事儿?” 张知木笑着说:“那几跟我来吧!”
张知木领着周遇吉来到李迪和杨昌他们的试验现场。张知木让李迪结合着实物,给周遇吉讲解了如何发报、如何收报的过程。当时周遇吉没说话。可是离开李迪他们的试验场地,周遇吉拉张知木的手说:“张贤弟,这东西一点要保密啊。你修到凌水码头的线路时,有啥问题,遇到麻烦,我出面替你解决。”周遇吉对张知木的称呼木已经改为张贤弟了,而且对电报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凭着军人的敏感,他知道这东西要保密。
张知木说:“怎们样,等我的这条电报线路修通了,请您过来看一看?”
周遇吉对这电报已经不是一般的感兴趣了,他说:“事成之后,张贤弟一定要知会我一声,到时候我一定会过来看看。如果真的像贤弟说的那样,我会上报朝廷,让朝廷,把所有的边关都安上电报,到那时候,朝廷就可以随时的了解边关情况,那时的边关就安全多了。”
----------
推荐:氢气爆炸,发电机运转,郭守敬上任。显微镜,听诊器,新医学起步。--《南宋记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