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山西总兵周遇吉-《改变》
第(2/3)页
看到这几坛子酒,周遇吉和王公公眼睛都是一亮。
周遇吉咂着嘴说:“这一路上,王公公不停地跟我说,窑岗的美酒,喝多少都不上头。我这一路上就惦记着这美酒。”
王公公显然已经有点等不及了,不过他们还是知道轻重,说:“好了。们赶快的趁着没喝酒,把正事儿说了。说完了我们好放开量的喝个痛快。”
周遇吉也是个爽快人,“那我就先说说。我今年十一月才接到朝廷的旨意,调我接许定国任山西总兵的。我率兵赴任时,得报,满清七万余众,已经破墙入关,在中书省劫掠。我率骑兵赶到时,清军已经被张义士和王公公率兵击退。哎呀,我听到信儿时,心里是又高兴又愧得慌。喜的是,清军终于被击退了,我黎民百姓能少遭涂炭;愧的是我们那些堂堂的官军,竟然不如张东家这样的商人。平时朝廷养着我们,可是真的有事时,竟然让我们的百姓自己上阵。愧得慌啊。”
王公公接过话头说:“张东家可不是一般的商人。打退了清军,他都不去追击逃跑清军,把立功的机会留给我。他自己却打扫完战场就悄悄的撤退了。”
张知木知道,王公公是明白了,他把王公公打发走,自己却乘机去接收清军留下的东西,为这事王公公心里有点儿不平衡。张知木装糊涂说:“王公公这次是立下大功了。一定得到皇上的重赏吧?”
“那是啊,不然就对不起张东家了。”王公公苦笑着说。
周遇吉听出来了,这两人之间一定有不少秘密。他也知道这些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总兵参合得了的。他只好自顾自的往下说:“我到了山西后,一看,不怪许定国带着的军兵到了沁水就一夜溃散。那都是些啥兵啊,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能走到那里就不错了。我上任之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练兵,积级备战。可是我也发现,我们的军兵长期缺粮,体力恢复要一段时间,军兵训练更需要一段时间。可是黄河对岸陕西的局势越来越危险,我们和陕西之间的黄河有一千多里,冬天黄河一封冻,闯贼可以选任何一点过河。所以我向朝廷请求增兵。可是朝廷兵没派来,却把王公公派来了。”
王公公接过话说:“朝廷现在哪里有兵可派啊。所以皇上就让我亲自来一趟,向张东家求援来了。”
张知木苦笑了一声说:“向我求援来了?你们来的时候都看到了,小小的窑岗到处是搭的棚子。这一下子就是来了好几万人。上次王公公一定以为你走后,我从清军那里得了多少东西吧?我告诉你,我们得的最多的是他们没带走的人。如果我们不管他们,冰天雪的这些人非冻死不可。所以我就都带了回来。”
王公公笑着说:“张东家别误会。皇上是觉得你们窑岗能用最少的兵力打胜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们有火枪。这次皇上派我过来,一是给周总兵押运一些银子,另外皇上觉得我们合作过,非常熟悉,想让我跟你讲一讲,看能不能从你们这里买一些火枪。这样的话,不用给周总兵派兵,他们现有的军兵能配上一些火枪的话,他们的战斗力就会大幅度的提高了。”
“临到任前,我到了潼关一趟,我也看到了你们给宁德将军的火枪,宁德一再讲,有了火枪,潼关固若金汤。我也看到火枪的威力。更主要的是,你们只用很少的人,拿着这火枪把蒙古骑兵和满清铁骑都打败了。这除了说明你们窑岗人能征善战,也说明了火枪的威力。”周总兵话说的很严谨,根本不象他猛然间给人的印象。张知木由此断定,此人是一个会用脑子打仗的人,绝对不是一个莽夫。
可能是怕张知木拒绝,没等张知木说话,王公公就说了:“张东家,皇上知道这火枪制作不易,你送给工部的火枪样子后,他们一直在仿制。可是制作一把枪,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以皇上说了,火枪的事,一定不能让您陪着。我看就按你给大同姜总兵的价格行吗?”
张知木见他们这么说,知道他们来之前,已经把自己和大同、潼关的联系都了解得很清。看来锦衣卫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就连自己和大同的生意都一清二楚。
张知木说:“不瞒二位说,我和姜总兵的生意,我是略有亏损的。就象王公公说的,制作一个火枪的的枪筒实在是太费劲。而且这也是没有别的办法的事儿,只能一点一点儿磨。可是我为什么还是卖给他了呢。是因为,姜总兵有了火枪,就能稳固的守卫北方边界,我们就有了安全感。所以就是再赔,也要做这单生意。”
周总兵见有门儿,接过话说:“张义士,我觉得我们山西目前的情况是西边的危险比北边的还要危急。如果可能我们也想先买一千只火枪。”
王公公又抢着说:“银子的事儿,你别担心,这次皇上给周总兵拨了一些银子,山西总兵衙门还有一些存银,另外抄没徐定国家的银子也不少。这次都留给周总兵。”
周总兵接着说:“其实我们山西总兵衙门也有自己的一些收入来源。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可象大同的姜总兵一样,用物资换火枪。我们那里没有铜,可是有大量的煤炭。”
张知木苦笑着说:“看来我就是不想卖也不行了。”
王公公一看张知木这么说了,觉得很有面子,“对了吗,张东家。你支持周总兵保住山西,就是保住自己。”
张知木说:“我答应二位的要求。可是时间不能太急。因为大同姜总兵还有五百只火枪没交货呢。”其实这五百只火枪早就做完了,因为天冷了,想等开春了再送。这样也可以让他们觉得抢的生产不容易。
王公公一见张知木同意了,就打断张知木和周总兵的谈话,说:“你们看菜都上来了,我等不及了。生意的事儿,我不参与。你们明天慢慢地谈。今天从现在开始,就是喝酒。别的事儿,都明天谈。”
张知木和周总兵也都想,有时间慢慢的把事儿谈开。他们都觉得互相需要对方。
这酒一喝上,张知木很快就成了配角。陈玉锋和周总兵算是酒逢对手,让张知木没想到的是,文质彬彬的欧阳鹤竟然也能和王公公喝个酒逢对手。
酒桌上,大家也算是英雄惜英雄。各自讲了自己不同经历。让张知木感兴趣的是,周遇吉是出生在锦州,这是前世时张知木出生的地方。
周遇吉勇武善射,加入行伍之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极为勇敢,逐渐从普通士卒提拔为明朝军队的京营游击。崇祯九年(1636),清军进攻北京。周遇吉跟着尚书张凤翼数次血战立有战功,连升两级,提为前锋营副将。
以后在多次对农民军的战斗立有大功,是一个逐渐从下层士兵中干起来的将军。
陈玉锋也是借着酒劲儿,将自己的不平凡的经历,讲给了大家听。
周遇吉和陈玉锋这人生经历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竟然都非常的互相敬佩对方,成了好朋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