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意外又奇怪-《小农民大明星》
            
            
            
                
    第(1/3)页
    《水浒传》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施耐庵,但《水浒传》的故事,却并非所有都是施耐庵原创。
    事实上,《水浒传》在成书之前,就已经有了关于宋江等人起义的记载,且版本颇多。
    除此之外,民间也有大量的,关于宋江等人的故事流传,而不同区域流传的故事内容,在细节上也存在着颇多的差异。
    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然后写成了这部恢宏巨著《水浒传》。
    现在,李凡要把这部作品带到这个世界来了。
    ……
    李凡还在书房里整理稿件,苏情、秦雨霖两个丫头回来了,秦烈、苏易霖二老也跟着一起回来了。
    不仅如此,郑洁、梁生二人也来了。
    很明显,他们都是为李凡即将推出的新作品而来。
    “姐夫!姐夫!”刚回到院子,秦雨霖便大声的呼唤。
    李凡无奈一笑,将稿件暂存好,起身走出了书房。
    下了楼,刚走到院子,秦烈便说道:“听说你小子三天之后,又要开始连载新的作品了,还是关于以古代起义为题材的。这类作品可不好创作,你小子只要三天的时间构思,时间够吗?”
    李凡哈哈一笑,说道:“倒是不只三天的时间,我之前就大概的构思过了,这一次央视的王主任、刘主任他们来找我,倒是刚刚好。”
    听李凡这样一说,秦烈等人均是点了点头,苏易霖又问道:“新作品叫什么名字?可有想好?”
    李凡道:“名字已经定了,叫做《水浒传》。”
    “《水浒传》?”秦烈等人均露出疑惑的表情,很明显,他们并不是太理解这书名的意思。
    这的确是一个有些奇怪的名字。
    郑洁问道:“这‘水浒’二字作何解释?”
    “这个嘛......”李凡道,“大概、或许就是水边、在野的意思。”
    没有办法,李凡只能用上“大概”、“也许”等字样。
    因为,“水浒”二字的确切含义,在前世就一直存在争议。
    “水浒”二字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