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航运布局-《谍海孤雁》


    第(3/3)页

      远洋轮是重资产,出问题损失太大,以林家的财力,匀出的钱买不了多少,一旦出问题无法挽回损失,赔得就太狠了。

      不过,我还是挺嘱意这门生意,不说前景,光是资产能开动到处跑,便可成为林家规避风险,进行资产配置的一个重大项目,只不过目前林家尚不到这个阶段。”

      表哥挠了挠头,这下有些不知该怎么回应了,这又嘱意又不适合的,该怎么做啊?

      “我的意思,是先好好做些前期准备,既然想做,那就要做出一些名堂,好歹在这行立稳足,而非小打小闹买几条船跑运输。”

      林默也没卖关子,解释了一嘴,也详细说了他的想法,设计建造新的船只,甚至重塑海运模式,借此在行业中站稳脚。

      当然,这并非现在,也非自家单独搞,而是借鉴尼龙的模式,林家提前研究布局,掌握住部分核心的东西后,再拉人入伙,组成利益联盟后共同运作。

      林默提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参考自由轮的模块化造船方案,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并以流水线的形式,大量、快速、低廉的建造船只。

      林家所需的前期工作,一是调查了解可以纳入供应链的产业、企业,方便有资金且有市场时,迅速下场,当然了,也方便林家,提前投资或将已投资企业纳入供应链,尤其在核心部分可提早做一些准备。

      二来是进行相关设计、规划等工作,做足准备,才能谋得更庞大的利益,像船的形制,林默便不准备参考自由轮,只将其定位在货轮,准确说是散货船上。

      而是让表哥组织人,尝试设计一款更通用的船型,简单进行改装或建造中采用不同定制方案,就是设计一个船体、机舱、轮舱、燃料仓等通用的船身,而船上空间则可自行较容易改装,或建造时便挑选不同方案。

      以此,让船能承担客运、货运,甚至散货、滚装、油料、大宗的矿石粮食等运输,当然,不是让它各方面表现有多好,而是稍微改改便能用能上。

      这么做,不是让其与专业船只去比,而是延长船型寿命,毕竟稍微改改便能承担各种不同职能的任务,能大大拓展其运营场景空间。

      毕竟专业船,多只能运载一种或一类货物,跑的主要是主干航线,因为只有这里,才有那么多单一且货量够足的运输需求,而枝枝叶叶上的需求,便可用这一型船去填补。

      像自由轮,战后便因种种原因遭淘汰,战时快速建造,导致设计寿命短是一个,但使用场景单一,导致其没有多少经济价值,也是一大原因。

      场景问题给了答案,也引出了第三方面的布局,一些建造技术的研究开发,一些关键部件的研究及提前,这些也很关键。

      像自由轮能下饺子,一大原因便是大量采用了工期更短的焊接技术,但又因技术不太成熟导致的缺陷,使其寿命大减。

      清楚这有问题,自然需要提前进行布局,投入资金完善技术,另外便是发动机,这也是最容易成为限制生产的核心部件。

      且对此也有特殊需求,相对简单且易生产,又要可靠稳定便于维护,这肯定需要进行一番研究,且需提前规划好足够产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