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就是虽然因为秦彦的玻璃工艺让这些玻璃制品的成功率变得很高。 但是其中难免会存在着很多的残次品,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看到这里秦彦就决定要对这些玻璃的残次品进行改良,让他们能够重新拥有自己的价值。 当下,秦彦便吩咐了下去,这些玻璃的残次品都不能够随意丢弃,而是储存在了一个固定的位置。 在之后的时间里,秦彦先是将这些玻璃残渣重新融化,以后在其中混入其他颜色的碎片。 秦彦又在系统之中兑换了一些模具,将重新融化后的玻璃残渣倒入模具之中等待冷却之后。 之前在蓝星的玻璃球就成功被秦彦制作了出来,秦彦看着眼前的玻璃珠,不禁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时光。 秦彦相信,在自己将这些玻璃球制作出来的瞬间,大唐的儿童,童年的娱乐活动又是多了一项。 而秦彦在制作玻璃球的期间,七尺长的大镜子也是被制作了出来。 秦彦本来只是将自己的目标顾客看向了大唐的女性,但是令秦彦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秦彦的长七尺的大镜子制作出来的瞬间,就已经被朝中大臣抢购一空。 据说自此之后各位大臣上早朝之前,都会在自己购买的镜子面前看上一看,正一正衣冠,方才会上朝。 秦彦对大唐人的形象管理也是第一次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看到如此多的大唐人对镜子的需求,秦彦知道自己应该向大唐的市场之中投放一些镜子和梳妆盒了。 毕竟秦彦先在宫中推行玻璃镜子可是为了推广镜子在大唐的知名度。 既然现在无论是玻璃镜子还是梳妆盒在宫中已经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那么民间的老百姓肯定也是十分喜欢这些东西的。 果不其然,就在秦彦将玻璃镜子投放到民间以后,玻璃镜子的火爆程度可以说是丝毫没有弱于宫中。 甚至在一些街巷之中,已经有一些小孩子拿着玻璃珠在嬉弄玩耍着。 秦彦的玻璃窑厂在这些的推动之下很快便已经开始盈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