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接见缅王特使 大败南北缅军-《改变》
第(3/3)页
这时候,刘云对陈玉峰说:“我们可不可以向朝鲜人借道押运俘虏?那样的话从路上走容易些了!”
“也不容易!不说和朝鲜交涉多麻烦,问题是路上运送俘虏,需要很多士兵押送。”陈玉峰说,“范成坤他们已经动用福建那边一百多艘船到日本去了,很快就能运人过来。”
“是啊!进了黄河就好办了。我们驳船运力强大,到了风陵渡就可以用火车运送。”刘云说,“可惜,天水到兰州的铁路还没通,不然直接就可运到哈密或者楼兰那边。”
“哎呀!这就不错了,河西走廊这条铁路一通,我心里踏实多了。”宁德说,“陈总给周遇吉他们分配一些俘虏我特别支持。周遇吉是想尽快把路都修通了。只有路通了,我们运送物资和人员就方便,有啥事也都不怕。”
刘云建议说:“师叔,我一直有一个想法,现在我们军队打仗根本没啥悬念,我们行动都是受限于是我们的治理能力。而我们治理能力,一方面是需要官员,二是技术手段,比如电报电话,还有铁路。我看是不是我们军队也都要和宁德将军他们一样,都要参加当地建设。宁德将军他们的河西铁路大部分是他们军队完成的。我们的陈仓古道扩建也都是军队参与的。如过这样的话,我们西边的军队,姜镶带过去了两个骑兵军,一个步兵军还有很多技术兵种。那也是近十万人,再加上宁德他们的人,十几万军队,集中力量,可以短时间的修建好必要的公路,甚至铁路。这样对于巩固我们西边好处太大了。”
“嗯!你的建议很好,我们初步完成西进军事行动之后,立刻开展建设。在西部建设几条战略大通道,我们西部问题就可以彻底解决了。”陈玉峰对刘云的建议很满意,这说明刘云看问题已经很远了。这段时间把刘云调回总部当参谋,刘云锻炼的真不错。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帅更难得。
陈玉峰知道,缅甸以及暹罗、安南那边气候湿热,四季都有物产,也养活了大量的人口,那些人口既可以是威胁我们的力量,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缅甸人看着一个个性格温和,可是非常有心计。温朋这个缅王阿那毕隆派出来将军,吸取了吴奴蛮干的教训,分别派出军队,远远地围住窑岗的码头,同时组织水军,用很多小船,装上柴草,又准备了很多鱼油,他想同时用陆路和水路同时向明军发起进攻。温朋这次也拿出了缅甸人的杀手锏大象军,他要一举攻下明军阵地,除了这一隐患。
广州号上的船长派出的侦察兵,虽然不知道,缅军派出了多少军,捉了几个俘虏,都是下层官兵,他们知道的也不多,但是他知道,这次缅军来的人少不了。特别是他们知道,缅军派出了大象军,码头上守军,也做了很充分准备。提前在阵前二三百范围内,埋设很多线控的反步兵**。再前面布置了雷场。战船上的大炮也进行了校射。
温朋真是一个十分会打仗的将军,他发起进攻的时间,选的非常特别,是一个黎明前的早晨。由于天气太热,士兵们睡得非常晚,这时窑岗士兵们都在睡梦中。尽管窑岗哨兵布置出了很远,可是身披伪装的缅甸士兵们一个个悄悄向阵地上摸过来,还是骗过了窑岗哨兵。
可是,他们骗过窑岗哨兵,但是没骗过窑岗人布置的**。“轰”一声**爆炸,拉响了大战的序幕。缅军一看偷袭不成了,就改为强攻。后面架好的几门大炮,也“咚咚”的射向窑岗水军陆战队的阵地,缅军呐喊着潮水一样冲了过来,趟响的**不断“轰轰”的爆炸,可是缅军不管前面倒下士兵和倒在地上鬼哭狼嚎伤兵,还是义无返顾向前冲,硬是用士兵的双腿将雷场糖了一遍。
可是,窑岗士兵们反应的也非常快,他们起来后,借着探照灯光,马上组织迫击炮向后面的缅军进行炮火阻截。
等缅军冲进反步兵**场的时候,水军陆战队指挥官,下令引爆反步兵**。这些猛地从地下跳起来家伙从空中,在缅军头上,洒下了无数的预制弹片,每枚**都会炸死一大片缅军士兵。雷场很快的就被缅军尸体覆盖了。后面的缅军士兵,踏着他们兄弟们的尸体,在黎明中继续冲了过来。就在窑岗战船准备向缅军开炮的时候,突然上游江面上一片火光。原来缅军将很多木船上的稻草浇上鱼油之后点燃,用船拖着向窑岗的两艘船冲了过来。虽然,有广州号在太湖号上游挡着,广州号是钢壳战船,这么点儿小船上的火还奈何不了它,但是也不不能不重视,广州号还是调转炮口向涌过来的小船射击,船上的大口径机枪也开始向那些火船射击。
这时候,在太湖号上观察的哨兵报告说,缅甸大象军出动了。探照灯立刻射向了缅军后面冲过来的大象军。一枚照明弹也射向了大象军头上,刺眼的照明弹激怒了大象。大象们甩动着长鼻子“哞哞”的喊叫托着大象上面的弓箭手向码头阵地上冲了过来。
广州号上船长决定先不管那些江面上火船,调转大炮开始向缅甸大象军开炮,近距离直瞄射击,不论是130口径还是203口径的炮弹,那些看起来巨大无比的大象,遇到他们,被炸得不论是象鼻子还是象腿都一样满天飞。
大象军很快的就被打得死伤不少,剩下的也不再听从背上的士兵指挥,四散逃走了,同时也将缅军士兵踏死踏伤无数。那些冲进窑岗射程缅军士兵们,又一次被金属弹雨不断的收割,重新又在阵前摞起了人墙。
在后面指挥的温朋一看这样的阵势,知道缅军没有取胜的希望了,再打下去,只是多死一些人而已。根本奈何不了对手。无奈的温朋,下令收兵了。这次,缅军又死伤了八千多人。论人数,缅军还远远的多于明军,他们还是对明军采取包围之势。温朋断定明军暂时还不会离开阵地向他们发起进攻,因为明军人数实在是太有限,离开阵地,很容易被他们淹没了。但是温朋,也没再进攻,将情况写了封信,派人给缅王送了回去。
缅王听到明军无礼的要求,又接到北面缅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正气的浑身发抖,又接到温朋战败的消息,猛地做到椅子上,说不出话来了。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