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动力飞行 电影辩论-《改变》
第(2/3)页
李云鹤看问题的深度,让张知木非常高兴,“看来,云鹤是早就考虑了。你们马上组织成立一个飞行训练中心。要专门建一个飞机场。跑道要长一些,今后飞机用的跑道会很长。我回去就跟陈叔说,马上可以挑选人员组织训练。训练合格的才能加入飞行大队。你们参加飞行的人员,体力消耗的要比一般人大的多。体能是个很重要的事儿,他们每个人的伙食标准按照步兵的三倍执行。”
“这么多?”李云鹤有些惊讶。
“这不多!”张知木说,“记住一定要荤素搭配,千万别弄出来一个个都是大胖子。每个月甚至每周都要给他们称体重,体重太高的停止飞行。还有要检查,血压太高太低的都不能飞行。千万别出事故,那样不但人员会有损失,士气更容易受影响。”
“好!”李云鹤说,“我们有过几次有腿摔坏的,但是好在还没有太严重的事故。”
“不会永远这么幸运。”张知木说,“你知道下面该做什么了吧!”
“当然,我安排开始生产三角翼的发动机,马上就安排他们研制星型发动机。这事儿我们已经研究过,大致方案也有了。”李云鹤说。
“这就对了,今后我们重点还是在飞机身上。”张知木说。
陈玉锋和欧阳鹤听说三角翼可以自己飞起来了,更是高兴。陈玉锋说:“我们马上就组建飞行大队。我看这事儿还是让李威负责组建吧。人员可以在全军所有的人员中招。最好选那些打过仗。”
“我看这次选人,我想让张炳臣他们帮着把关。一是选有文化的,年轻,身材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二是,做一些旋转检查还不容易晕头的,胆子要大心还要细的。三是,身体不能有太大的疤痕,眼神必须好,血压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当然参加过战斗的更好,他们的心理素质更好。真正适合做飞行员的人不会太多。”
“呵呵!看来飞行员也不是谁都能做的,”欧阳鹤说,“这件事儿还要秘密进行。招人的时候,不能说是招飞行员。告诉队伍就说是抽调人员进行体检。”
“嗯,就按欧阳想说的办。”张知木说。
电影《汾河之恋》正如事前预计的那样,在窑岗的引起了极大地轰动。多少人是彻夜的排队就为了早点儿看到这部电影,在这人们精神生活还极度贫乏的时代,能有这样的电影,产生的冲击效果实在是太大了。过一个多月,张知木以为一部电影的热度也该降低了吧,可是根本没有。窑岗的《窑岗周报》《窑岗日报》还有广播电台,几乎不断地有文章和评论在讨论这部电影。电影的男女主人公根本不敢上街,上街一被大家发现,马上会引来很多人过来围观。两位演员的剧照成了最畅销的艺术品。不过,很快大家评论,就开始向两个极端发展了。有不少人给报社写信,说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没有经过媒人介绍,父母同意,自由恋爱,是大逆不道,有伤天伦。这一类言论,张知木也让范主编给署名发表出来。可是他们的言论,很快的就被大量支持的言论覆盖了。有些观众来信甚至言辞非常激烈,说哪些署名谩骂的人家里小妾左一个弄右一个弄,那时候也没说伤天伦;也有人说,那些骂人的人电影可没少看,有的人甚至连着看几遍,怎么现在倒觉得伤天伦了。
这样的争论,张知木非常高兴,能让各种言论都可以自由的发表,这是说明大家都有了表达的意愿。后来,张知木请范主编和小红玉过来,跟他们商议,搞一场当面辩论会,让正反两反面,当面锣对面鼓的进行辩论,电台进行实况转播。
范主编和小红玉一听,两人连声都说“好!”
范主编亲自请那些参与辩论最积极的一些人,征求他们的意见。没想到,他们都愿意参加当面的辩论。电台和报纸一播出了要搞一场辩论会的消息之后,气氛更热烈。黄玉坤回来跟张知木说,“我跟阎伯说了,让他们派一些人到窑岗广场去。那里的闲人没事儿就在广场进行辩论,有的动手要打起来了。”
张知木听了哈哈大笑。黄玉坤不解的问:“这事儿有啥好笑的,都是吃饱了撑的。”
“你啊,不明白,我们的百姓们被压抑几千年不准乱说乱动,现在可好了,有一个随便说话的机会,大家要把憋了几千年的话都说出来。这才弄成这样,你说不好笑吗?”张知木说。
“所以,你就挑动他们到电台上说去?”黄玉坤问。
“对啊!话不说不清,理不辨不明。”张知木说。
这场辩论会是在电台演播大厅进行的。辩论会议开始,主持人很煽情的说:“各位来宾,各位参加辩论的先生们,大家好!理不辨不明,话不说不清。我们今天围绕电影《汾河之恋》中的男女主人公自由恋爱结婚的对与错进行辩论。希望辩论的双方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儿。对大家有一个要求,一是服从主持人的安排,二是不能进行人身攻击,甚至谩骂。大家看,我们后面的标语上写着,‘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会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我们窑岗,只要你不伤害别人,任何人都有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力!”
辩论会进行的非常激烈,由于主持人也没有更多的主持这样节目的经验,场面甚至有些混乱,可是这些没有影响场内辩论选手的积极性,更没有影响场外听众的积极性。特别是窑岗广场高音喇叭下面,聚集了很多晚上出来乘凉同时听辩论的群众。广场上,同样有支持不支持的观众随着辩论的场面跟着激动。
第二天,报纸就把辩论双方的观点,在《窑岗日报》上登载出来了。
其实这场辩论内容重要性,远远地低于这场辩论本身的重要性。整个大明朝都受到了这场辩论的影响。尤其是那些知识分子,更是看重这种可以表达自己心里想法的权力。特别是主持人开场念的标语上的话,“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会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更让他们铭心刻骨。
崇祯皇上也听了这场辩论,在他看来辩论的内容都是无聊的事儿,但是他对这样辩论很反感。他认为,都有说话的权利,天下人各说各话,那不是乱套了吗?崇祯皇上心里就不明白了,窑的张知木他们怎么有精力整这些无聊的事儿,他们江南在打仗,黄河改道工程正全面展开,说是要赶在明年汛期前面修完新大坝,他们的事多着呢。真是吃饱了饭撑的。崇祯皇上想法对一半儿,窑岗人要是吃不饱,绝对不会搞这样辩论会。
李自成在临安(杭州),听着辩论会的时候,刘宗敏也在他这里。刘宗敏见李自成听着听着,站起来在屋子里面直转,忍不住问:“爷!这些鸟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都是说的些啥啊?”
“我也不在乎他们说啥,”李自成说,“天下人都能吃饱饭,想说啥说啥,就不会有人造反了。窑岗人高啊!我真的想见见这个张知木啊!”
“呵呵!爷,你见到张知木恐怕就回不来了。”刘宗敏以为李自成开的是玩笑。他哪知道,这是李自成此时真实想法。
听完这个辩论会,张献忠得出了和李自成截然不同的观点,他拍着桌案对身边的人说:“张知木不懂得治天下。不能让天下人乱说乱动。看看四川这些仕绅就知道了,给脸就不要脸。”张献忠已经对四川的仕绅们有些忍无可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