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黄河改道 着手建党-《改变》


    第(3/3)页

    “我看这样,我们向外出售的药物,要配上详细的说明书。要和每一份包装一起不分开。这样有些没有医生的地方,病人实在不行了,也可以自己看着使用这种药物。你一定要在说明上说明白这些药物适用于哪些症状,以及禁忌。”张知木知道现在还没有会乱用抗菌素,因为这东西现在还是贵重的药物。

    听到张炳臣这样说,陆成祥脸上笑容展开了。他知道这要这东西一出手就是大把的银子。

    张炳臣说:“张总,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医院里面使用的磺胺类药物是不是可以降一些价了?有些病人的确是用不起这种药物。”

    “完全可以,以前定的价格非常高是因为那时候产量很少成本的确高。现在不同了,应该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的药品产量增加了带来的好处。”张知木说,“说说你们青霉素研制的怎么样了?”

    “嗨!弄了几年,终于出来了。”张炳臣眼睛发亮的说,“我们用动物做实验效果非常好。可是一直不敢用人做实验。不过,我们给动物实验过程中,一直没发现有过敏反应的。是不是我们的用量还很少的原因?我给自己用了点儿青霉素做皮试也没有大事儿。”

    “不会!”张知木说:“有些严重青霉素过敏的人,做皮试的时候就能晕倒。你们千万不要大意。另外,这个批次不过敏,也许下一个批次就过敏。所以今后给人做实验的时候,每个批次都要严格的做过敏实验。”

    “我们想找一个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病人进行药物试验。”张炳臣说。

    “你们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和病人、病人家属说明这个药物的真实情况。也要给他们一定的风险补偿。”张知木说,“医学要是想发展,人体实验是必然要走的道路。你们要总结一些方法。”

    “好吧!张总。”张炳臣说,“不过,这东西实在是太难了。”

    “青霉素要是成功了,我们就可以救很多人。”张知木说,“他的抗菌效果更好,好多磺胺治不了的病,都可以用青霉素来治。”

    陆成祥说:“我们把磺胺药物的价格降下来,又会多救很多人的病。”陆成祥第一次没在钱上计较。

    “还有一件事儿,张总,师傅可能会和你说,”张炳臣说,“我们现在给各个县都培养接生医生。我师傅的想法是,也要给给各个县城培养正式医生。师傅说这样的学生,毕业以后要在我们的医院工作几年,以后必须回到他们原来的县城去成立自己的医院进行行医工作。”

    “好好!好主意。”张知木说,“看来张伯想事情还是长远。如果各个县城都有这样的医生,那么百姓就会直接受益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能力到窑岗来治病的。”

    “嗨!”陆成祥叹一声,摇摇头说,“恐怕,有不少人在窑岗治好了病,也要倾家荡产了。”

    张知木知道以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想要包下天下人的医疗问题是做不到的。张知木说:“我们尽我们的力气,慢慢的来吧。也许我们的培养的医生毕业了,他们就可以为百姓们造福了。”

    “我看,那样是不是远了点,”陆成祥说,“各地都有不少医生,他们行医水平各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基础,我们可不可以给他们办一个学习班儿,把我们现在用的好办法,特别是怎么使用磺胺药物的办法交给他们。这样百姓们可以尽快的受益。”

    “对对!”张炳臣说,“陆先生的主意好!”

    “那就和张伯研究一下,我们七月份招生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张知木也觉得陆成祥的主意好。

    虽然,李茂组织救灾的事儿忙的不亦乐乎。可是张知木还是抽时间和他谈了更重的事儿。那就是今年必须完成建党的工作。

    李茂也知道此事格外的重要,“张总,这件事儿不在一时。我为这件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起草了很多文件。有时间的话,你先看看。我们这些人现在忙的谁也没时间和精力想这些事。”

    “那好!”张知木说,“你先把你准备的东西给我看看,等忙过眼前这件事儿,我们再仔细研究建党的事儿。”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