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各方震动 轻取玉门-《改变》
第(2/3)页
崇祯说:“这件事儿,我们现在不需要保密,那就大告天下,让天下百姓们都高兴一下,好久没有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可以不用太担心蒙古人和满清又来袭扰。我看也要嘉奖窑岗人,这次他们立下的功劳不小。虽然窑岗人平时也有这些或那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可是关键的时候,他们已经几次力挽狂澜,立下惊天的功劳。”
首辅大臣又说:“皇上,窑岗人送回来耿仲明和孔有德更是大振人心。我们该早点处决这两个败类,以快民心啊!”
“对对!明天就把这两人推出去凌迟处死!让那些奸人败类,看看这就是他们的下场!”崇祯皇上咬着牙说。
耿仲明和孔有德被王公公用木笼囚车押回北京的时候,路上这两人人差点儿没被百姓用石块砸死。是王公公的锦衣卫死死地护着,才让他们活着进了京城大牢里面。
李自成听到窑岗人的重要新闻,心情格外的复杂。他既希望窑岗人把满清和蒙古人都打败,又觉得窑岗人的战力太强了,对自己是很大的威胁。现在李自成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南进时候,遇到了郑芝龙组织的明军的顽强抵抗。虽然陆上战力郑家军还不是大顺军的对手,可是郑家军的顽强,还有他们炮火武器的精良,还是大顺军比不了的。每次战斗郑家军都可拿出重金奖赏队伍,这更是大顺军没法比的。不过,李自成他们大顺军没有回头路,必须南进向前。经过血战,总算把郑家军打退到沿海一带。大顺军才算是稍有喘息的机会。不过,李自成听完窑岗的新闻,马上把牛金星和宋献策喊过来,对他们说:“方才,朕听了窑岗的重要新闻,我想你们也听了。我想给他们发一封信,向他们祝贺,你们看怎么样?”
牛金星说:“好啊!皇上,应该说,我们在江北给了窑岗人极大的面子。他们也给我们不少帮助。我们的军队能完整从荆州撤回来,要不是窑岗人的帮忙,是绝对办不到的。我听说为这事儿,崇祯皇上还很不满意,让人去窑岗指责张知木。我看,窑岗人这次取得的大胜,是整个汉人的胜利。我们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北方的威胁,他们取得了大胜,应该是举国欢庆才对。”
“是啊!是件大好事儿!”李自成说,“不过我们现在哪有国?又何谈举国欢庆呢?”
宋献策赶紧岔开话头说:“皇上,我们军事实力和窑岗人比差的太多。我看要是能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还是上策。”
“好啊!军师就以我的名义给窑岗人写一封贺信吧!”李自成说,“不过,我们都要清楚,窑岗人志向不小。他们留给我们在江南的时间也不会太多。”
“皇上,臣斗胆说,我们既然打不过窑岗人,不如和他们结盟怎么样?”牛金星提议说。
“哼哼!”李自成苦笑着说,“要和人家结盟,也要有本钱。我们先看看他们对我们的贺信有啥反应吧?你们说说,窑岗人为啥现在还不反呢?”
“他们是不想让天人都反对他们,虽然他们没有公开造反,可是他们要做的啥也没耽误。”宋献策说,“他们接管的地方,都是从我们手里拿去的。拿去了就再也不还给崇祯皇上。这招很高明,崇祯皇上很生气但是没有办法。”
“我们现在也在江南得了不少好地方,我们要学学窑岗人,尽快的收复民心。也要研究一下,窑岗人是怎么办的。研究一下,他们是怎么就能发展这么快?”李自成吩咐说。
左良玉一直是隔山观虎斗,朝廷几次下旨给他,让他出战,可是左良玉粮饷照要可是兵就是不出。今天左良玉听到窑岗人的新闻,也是豪气万丈。他也是辽东人。现在家乡还是被满清鞑子占领,左良玉恨不能自己能上阵杀蒙古兵,杀满清鞑子。可是左良玉更清楚,蒙古骑兵和满清骑兵,那可不是容易对付的。以他的队伍,能和蒙古兵和满清打个平手就算不错。根本不可能这样轻松的灭掉他们。窑岗人的战力简直不可思议,他们怎么就突然一下子能横行天下了呢。好在自己和窑岗人的关系一直不错,而且听了李茂李掌柜的活水养鱼的办法,九江的这一带的经济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常收费收税,收入就不少。不过左良玉也担心,窑岗人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马上就要对付自己啊。以前窑岗人离自己远着呢,可是就像做梦一样,窑岗人突然和自己隔江而对,左良玉不得不考虑这些事情了。
躲在四川的八大王张献忠日过的也不很顺利,四川的文化人很难接受张献忠这样的外人治理四川。不断的出难题给他,此时张献忠正有些压不住心火,想给四川人点儿厉害看看。他今天听完新闻后,沉吟很久,他明白自己的力量和窑岗人差的太多。不过,窑岗人能把蒙古鞑子和满清鞑子灭了,张献忠还是很高兴的。
前段时间,武昌那边传来报告说,左良玉不断的向他们这边进行袭扰,看来有杀过来的打算。张献忠想,武昌那边自己留守的兵马实在是不足,与其让左良玉打过来,不如就送个人情给窑岗人,反正自己也顾不过来那边。因此,张献忠命令人给窑岗人的大胜写一封信去祝贺,同时写信想把武昌交给窑岗人来管理的想法告诉张知木。书信送到汉中就可以,因为窑岗人有电报可以将消息发送给窑岗那边。同时自己这边也送信给武昌的守军,如果窑岗人前来接管,就配合他们,进行交接。
山海关前面的范文程和阿济格听到窑岗人的新闻,全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多尔衮会败得如此厉害,算是逃回了一条命,他们对于死了多少蒙古人倒不是非常在意,他们在意的是,出去十几万人马,现在逃回来的也就是两三万人。
阿济格问范文程:“军师!我们出兵的时候,你一再不让带太多的兵马,是不是已经预计到会有大败啊?”
“哼!我要是有这个本事,就不会让摄政王出兵了。”范文程哼了一声回答说。他非常反感这些贝勒们遇事就想找替罪羊,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要是我们多派出去有些人马,摄政王他们就不会败得这么惨了!”阿济格抱怨说。
“摄政王他们还在路上,等他们回来就知道情况了。”范文程不想和阿济格磨叽这些事儿,“他们回来就知道情况怎么样了。我们也不能全听窑岗人说的。”
这两天,张知木是少不了的要白酒请大家喝喜酒了。家里的表姐实在忙不过来了,由她作主又请了两个帮忙的人。不过,张知木请酒宴还不想在家里,他都是安排到了窑岗宾馆。
周遇吉和李魁、赵金利他们晚上痛快地喝了一顿庆功酒,第二天没敢耽误,立刻带着骑兵第三军,前出到玉门和瓜州(瓜县、安西),留着骑兵第二军在嘉峪关待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