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皇上密谋 闯王出兵-《改变》


    第(3/3)页

    “这不是你该问的事。”张知木递给李公公一封封好的信说,“你赶紧派人给皇上送回去。”

    李公公不敢耽误,就给皇上送回去了。

    皇上收到张知木的信,一下子就惊呆了。以前一向有求必应的窑岗人这次怎么了?现在是十万火急,他们怎么会不出兵呢?崇祯皇上忘了他是怎么算计窑岗人的了,也忘了是怎么把窑岗人的从镇江赶走的,他只记住窑岗人以前是最听话的,现在有些不适应了。

    没办法,崇祯皇上只好下旨,命令南直隶和浙江、河南、山东所有州府县的驻军都要支援前线。可是那些兵哪能打仗,他们一个个是能拖就拖,离开驻地也不往战场上走。

    不过守中都凤阳的官军也是真的拼命了。那些朝廷的命官知道,城破了李自成不杀他们,皇上也会杀他们,要是拼命把城守住,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一时间中都凤阳城内外杀的炮声隆隆,血流成河。最后刘宗敏亲自到城前督战,终于在七月上旬,大顺军杀进了凤阳城。

    大顺军进城后,屠城三日。将重新修建的朱家祖坟又给刨了。

    崇祯皇上听到中都又一次被攻破的消息,大吼一声就昏了过去。

    御医过来好一顿忙活,才算将崇祯皇上弄醒了过来。崇祯皇上静静的躺了一会儿,就让人扶他起来。口述一封信,又让人给窑岗人送过去。他知道能挽救危局的只能是窑岗人出兵了。这次皇上的信写的是情真意切,他希望能借此打动窑岗人。

    可是这次李公公赶到窑岗时,却找不到张知木。

    李公公来到窑岗办公楼前,说要见张知木。可是门卫门儿都让他进,告诉他,张总不在窑岗。李公公问到哪去了,门卫说不知道。

    没办法,李公公只好说要见杨玉琳。门卫给杨玉琳打了一个电话,说了楼下李公公求见。

    李公公在旁边听了门卫的话,气的脖子上的筋都起来了。他看看门卫的脖子,咬着牙心想,我只要一出手就可以把他脖子扭断。心说我见一个杨玉琳还要求见,简直是狗眼看人低。不过李公公咽了咽口水还是忍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办不好皇上的事儿,就有人扭断自己的脖子了。

    杨玉琳没有让李公公上楼的意思,让他接过电话,对他说:“张总不在,你找我有啥事?”

    “哎呀!有大事我要和你当面说。你让我上楼吧!不能再这多说。”李公公心想不能让她在这用电话就把我打发了。

    没办法,杨玉琳只好让李公公上楼来了。

    上楼坐下,杨玉琳也没有上茶的意思,李公公这次也没敢要茶。

    李公公谄媚的笑着说:“嘿嘿!杨大小姐,你帮帮忙,让我见见张东家,我有天大的事儿要见他。”

    “你这个人,说假话是不是说惯了。以为别人也是说假话。告诉你了,张总不在,你怎么就是不信呢?”杨玉琳有些怒了。

    “嘿嘿!杨大小姐,张总要是出了窑岗我能不知道吗?”李公公想提示杨玉琳,他们西场情报准着呢。

    “得啦!别得瑟了!”杨玉琳蔑视的说,“你们的情报人员在窑岗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快说,你没别的事,我还有事。”

    “别别!杨大小姐,我是替皇上办事。张东家不在,我怎么回去和皇上说呀?”李公公不能轻易的就走。

    “你可真难缠!”杨玉琳说,“张总去河套那边了。那边蒙古人又出动了,抢了我们一个垦荒点儿。张总不放心亲自看看去了。”

    “这么点儿事,还要张总亲自看看?”李公公小眼睛盯着杨玉琳。

    “你们真是的,一会儿要我们出兵,我们好不容调出来点军队出去了,你们又要撤回来。我们撤回来,把兵调到了边关。那边关那么大,有多少兵够用啊?他们一直嚷嚷兵不够用,害怕蒙古人打过来。调过去的兵再想往回调,调的了吗?张总不亲自去好好说说,哪个人能调动兵。”杨玉琳一边数落,一边说。

    一下子,李公公也弄不清真假。按说杨玉琳说的在理,而且杨玉琳说话的神情也不象说假话。不过看着杨玉琳李公公心里也是一动,杨玉琳这个女子,养了一个孩子,更妩媚了。心念只是一动,李公公赶紧收住心神,因为他看到杨玉琳眼睛放出凶光。

    杨玉琳实在是讨厌李公公一双小眼睛不离自己的脸上。

    没办法,李公公只好告辞。可是出了窑岗办公楼,李公公想坐下哭一场。见不到张知木不行啊!那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皇上交代这么大的事儿,如果回去说连张知木面都见不到,自己的脑袋弄不好真的就搬家了。

    李公公在办公楼台阶上坐了一会儿,突然一拍脑门儿,心说,“有了!”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