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电影上映 文化建设-《改变》


    第(3/3)页

    “陆先生千万不要动那个地方的念头。你没看见,我们每个回窑岗的军人都要到烈士陵园吗?那是窑岗最神圣的地方,我们每年清明节都有很多人自觉的给那里上香。我们就把陵园建在窑岗的中间。让烈士的英灵保佑我们窑岗人。”

    “我本来想,再给烈士寻一个更大的地方,不动的话更好!”陆成祥赶紧解释说。

    “我还有一个想法,想和你们商量一下。我想在窑岗建一个摩天轮,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建设好。”张知木说。

    “摩天轮?”陆先和卢炳义都没听说过。

    张知木拿起来了一个画好的图,对他们说:“你们二位看看,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上面挂在轮边缘的是供乘客乘搭的座舱。乘客坐在摩天轮慢慢的往上转,可以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我设想的摩天轮建成后有一百二十米高。在摩天轮座舱里,乘客可俯瞰整个窑岗。”

    “我的天呐!这么高,怎么建啊?再说了,那需要多少钢材啊?”陆成祥惊叹道。

    “张总,能不能给我们说说它的原理。我想张总既然说了就有道理,不用怕花银子用钢材的事。这东西建好后,每个来窑岗的人都会花银子坐上看一看。”卢炳义说。

    “你们看,这些客舱是挂在轮子上的,随着轮子运转它们受重力影响,会自然下垂。这个轮子由于受力平衡,需要的动力并不是很大,当然也不小。我们通过减速箱将高速电机动力变成低速但是大力矩的动力输出,通过柔性的办法驱动这个轮子做匀速运动,我们半个小时转一圈儿就行。这样,乘客在客舱转到下面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从容的上下。”张知木说。

    “原理不难理解,不过这么大的家伙,怎么建是个问题。”卢炳义说。

    “可以在地面建好再竖起来,也可以搭架子到支撑轴处再建。”张知木说,“到时候,要看我们选的地点情况再说。”

    “既然张总下决心建这东西。我看这东西建在小凌河边上,离窑岗方城不远,窑岗宾馆后面这里就行。因为这里地势高。就不知道风大的话,会不会吹倒了?”陆成祥说。

    “我们设计的时候要考虑风的问题。”张知木说,“不要看这个摩天轮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就是玩儿地方。可是他也会是窑岗的一个标志,是一个繁荣的象征。”

    陆成祥说:“对我们来说,建不建这东西,你都不用考虑银子的事。你觉得该建就建。”

    “呵呵!”张知木一笑说,“还有两个花银子的事。一个是我们窑岗宾馆,要在后面建一座后楼。我们窑岗宾馆现在客满很吓人。一旦有啥客人要是过来,我们不能往外面赶客人吧。所以窑岗宾馆要扩建,新建的后楼,客房还要比前楼强才行。不然,客人住着后楼觉得不舒服。再就是我们西山泡子那边,有轨电车马上要通了。我打算在湖边建一个更高级点的宾馆。那里有山有水,建宾馆时,要好发挥我们技术优势,还有我们这么多营建高手的才华。”

    “张总,你说的这两样都该建。”陆成祥这次大方,“我们窑岗宾馆客的人需要一个后楼。可是,我们要是有更高级的客人,不能和他们挤在一起。我们在西山泡子建一个庄园式宾馆。那里应该是,有银子不一定接待,没有银子一定不接待的地方。”

    “呵呵!”三个人一起笑了起来。

    “还有一个事儿,”卢炳义说,“我们窑岗基本上没有土路了。没铺沥青的也都是石板青砖路。现在冶场那边又积攒了不少沥青。建筑防水用一些,也用不多少。您看看我们再修那里?”

    陆成祥说:“我看就修窑岗到西山泡子的公路,还有修到冶场沿铁路沿线的公路。对了,到水泥厂的公路也要修,到那几个矿山的路也该修。我看列个进度。我们要是沥青够用了,就把这些路都修了。”陆成祥对窑岗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张知木还没说肯定的话,杨玉琳敲门进来,说:“李栋和李云鹤来了!还有那个李公公也在外面等着呢。”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