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皇上求援 战船出战-《改变》
第(1/3)页
第三章皇上求援 战船出战
听到又有圣旨到了,张知木很奇怪,昨天才把李公公打发走了,今天又来圣旨了,还紧急圣旨,没听说过。
欧阳鹤说:“张总,我们回去吧。我估计这次应该是有啥急事。不然皇上不会又来圣旨。”
唐景窑说:“别呀!我已经安排中午饭了。吃完再走吧。”
“唐先生,我们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们了。你没听说有圣旨吗?”张知木说。
“嗨!我现在可不管啥圣不圣旨的!”唐景窑说,“我现在才知道,轻轻松松得干点儿实事的感觉太好了。”
张知木一边往车上走,一边开玩笑说:“唐先生你可是大明朝的命官,竟然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简直是太大胆了。”
唐景窑回答的一句话,让张知木有些开窍,“张总啊,朝廷那边也有不少有能力,想干事的人。你不妨也把那些不如意的人请过来培训一下。他们要是有窑岗这样好条件,都能干些事情。”
“好!谢谢唐先生提醒。”张知木说完上车走了。
回到窑岗,张知木见到李公公在这等着,忍不住问:“李公公昨天你不把事情一下子说完,你又折腾啥?”
“别怪我了!张东家。您还是接旨吧!”李公公没有多解释。
张知木只好又跪下接旨。
原来真是有急事。李自成那边刚过完年就开始行动了。张献忠在江北的队伍都被赶到江南。李自成组织了大队人马向中都凤阳进攻。朝廷本来调了很多人马过去。可是李自成把和窑岗打仗吃的亏受的气,都发泄在他们身上,打起来格外勇猛。朝廷布置的防线根本挡不住李自成大顺军的进攻。大顺军也只有在张献忠和朝廷军队这里才能找回一点尊严。这次他们执意要打下中都凤阳。皇上得到报告之后,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有办法的。其实他们都知道有一个办法,但是他们都不会说,那就是请窑岗人出兵。
崇祯皇上哪里不知道这是个办法,可是窑岗人刚刚打完陕西,上次催窑岗人继续出兵剿贼,窑岗人已经以需要休整为由拒绝了。崇祯皇上也知道,窑岗人没有万全准备是不会轻易出兵的。可是不求窑岗人实在是没办法了,中都凤阳不能再丢了。那个江南的左良玉坐拥十几万军队,可是朝廷根本指挥不动他。上次贼兵占领中都,把朱家祖坟都给掘了。那份奇耻大辱,不能再来一次。所以皇上派八百里加急,送过来加急圣旨。请窑岗人出兵相助,最少要派长江上的战船助阵。
崇祯皇上的请求,让张知木为难了。按照张知木的想法,李自成打下来中都甚至应天府(南京)才好呢。窑岗正好可以从李自成手里拿回这些地方。可是这次要是不出兵,和朝廷的关系还不好维持。
想了一下,张知木对李公公说:“出兵是个大事,我们刚过完年,整顿队伍也需要时间。再说我们还要研究下一下。你先下去等我的回信吧!”
“张东家,不能等啦,中都那边是十万火急。看在皇上的份上,您还是出兵吧!”李公公有些急了。
看到李公公对皇上如此忠诚,虽然和讨厌他,可是张知木还是有些感动,“你下去等我研究下一吧。不愿意等,现在就可以回去。”不过,张知木的话没有客气。
李公公只好退下去了。
张知木和陈玉峰、欧阳鹤一说这事,欧阳鹤一拍手笑着说:“看来闯王爷还是大手笔啊!这次他又打中都的主意了。”
“李自成的军队太多,不打仗他们活不了。与其等着饿死,还不如上战场战死了。”陈玉峰说,“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打下应天府(南京)?”
听陈逸飞说的和自己想的一样,张知木一乐说:“我看这样吧!告诉皇上,我们军队还没有准备好打仗。上次陕西之战,有不少伤亡,不少士兵都是新兵补充的,需要进行一段时间训练才行。另外北方冰雪未融,运输行军都很困难。军队大规模出动还不行。但是我们在镇江有两艘蒸汽战船,可以在长江上往来用炮火助战。请南方官军立刻派人和我们战船联系,以协调作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