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河南问题 南洋发展-《改变》
第(1/3)页
第十二章 河南问题 南洋发展
李茂提的问题,张知木和陈玉峰、欧阳鹤简单的议论过,现在陕西还没有解决,就谈河南的事儿还早一点儿,因为期间会有多少不可预见的事儿还不知道,不过这件事儿,不只是李茂关心,大家也都希望得到答案。
张知木只好看了一眼陈玉峰后说:“这件事儿,我和陈叔、欧阳先生议论过。我们的计划是,明天用一年时间准备,后年用半年时间在军事上解决陕西问题。我们想再花一年时间,消化陕西,最少在组织上,要将陕西建成我们山西一样。让陕西也成为我们的后方。然后就可以谋取河南了。”
“哎呦!那就是两年以后的事儿。”有几个人有些失望。
“这是件事,也许会能提前一点儿。关键是看我们的夺取陕西后,对陕西的改造情况。陕西稳定了,我们还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和军力,就可以早点儿进取中原。”陈玉峰看到大家有些失望解释说。
“是啊!究竟啥时候进攻河南中原,完全要看我们大家的努力结果。不过我希望大家还是要沉住气,我们遇大事儿一定要有定力。”张知木说:“我们应该记住,时间对我们有利。越往后,我们准备的越充分。我们就能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不然我们很快的打下天下,也很难按照我们的想法治理天下。”
“我们打下陕西后,还有要身解决沁水那边的事儿。”欧阳鹤说,“不然那里就是个后顾之忧。”
阎兴接着给李茂介绍了窑岗派工作队下去工作的情况和沁水那边不配合的事儿。
李茂说:“对付他们靠说教是不行的。我们可以选出来几个地方,用武力打下来就行,这叫杀鸡给猴看。我们不动真格的,他们不会拱手相让的。”
“这件事儿要选好时机来做。”张知木说,“打完陕西就是最好的机会。”
陈玉峰又跟李茂讲了扩军计划,和搞双主官的事儿。李茂非常赞同搞双主官的事儿。
李茂问:“张总和大家有没有考虑建党的事儿?”
“我想过,这件事儿要是搞了,想完全保密是不可能。我觉得时机不到,我想等我们拿下中原,我们向全国进军的时候,我们再把我们的旗帜亮出来吧。”张知木说,“那时候,我们的双主官制的优越性就更能显示出来。我们的政委们就是党的代表。”
“我们军事主官已经有了不少,政治主官的培养也很不容易,应该早点下手。”李茂提醒说。
“我们这次组织工作队时,从军队里面抽调了不少军官上来。这次工作队的工作完了,我们就把他们都留下了。这些人现在正组织在一起学习,将来他们是政治主官的主力,我们年底前军队扩编完,政治主官也要抽调培训完。”李岩介绍说,“关键的是,我们首先要给我们中高级军事主官好好培训一下,让他们也认识到我们的军队配上政治主官的重要性。只有他们自觉的接受了这样配置,这件工作才能很好的进行下去。”
张知木也深知,军事主官们不愿意自己身边有个政委干涉自己的,这样会分去自己的一部分权利。张知木说:“军队扩编完,我想亲自给我们高级将领们上上课,必须让他们从心里上接受这样的安排才行。”
这次李茂和范松都可以过完年再回去了,现在已经是十二月,离过年的时间不远,特别是范松还带回来十几个人,他们都是很久没回家过年了。
范松和自己父亲呆了几天后,回到窑岗给张知木他们做了详细的汇报。
上次范松和陆琪带着准备好的货物和武器,在泉州租了船,一路顺利的就赶回了苏禄。船一靠码头,范松和陆琪马上派人通知家里人,同时陆琪派人通知东王,让东王派军队来押运军火。
陆琪和范松回到苏禄,家里人当然十分的高兴,带着人就奔向码头。家里人都知道这次范松和陆琪会按上次说的包一条船回来,为的是多运回来一些货物,因为运回来的货物在这边十分好卖。可是陆琪跟范松说,这次运回来的货物先不要出手,他想包一条小一点儿的船,继续向南走,那样还可以多卖一些银子。
东王的卫队长亲自带人来到码头押运货物。东王听说范松和陆琪回来了并且带回来了他一直企盼的武器,简直高兴得不得了,生怕在出啥事儿,就命令自己的卫队长亲自带人押运货物。
范松指挥人将武器一箱箱抬到马头上的时候,范松看见,卫队长激动地直咽口水。他们都盼着这些武器呢。交代一下其他人开始卸货物。范松和陆琪一起来到东王宫。
见到范松和陆琪,东王过来拉着他们的手说:“我知道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果然你就把武器给我运回来。”
范松说:“我们张东家让我给您带好,他说这次我们以最优惠的价格把武器卖给您,就是想和苏禄人做好朋友。以后有机会他会亲自来苏禄拜见您。”
“太好了,我随时都欢迎你们张东家能来到我们苏禄。”东王的心思更在武器上,“我的孩子,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的宝贝吧。”
东王示意卫队长打开一个箱子。
箱子被滋滋嘎嘎的打开后,弄出来点垫着的草,露出了用油纸包着的火枪。东王伸手拿出来一直火枪,打开包裹的油纸,一只锃光瓦亮火枪就露出来了。东王激动地手有点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