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徽商交心 浙商合作-《改变》


    第(2/3)页

    徽商们本来是要走了,但是由于窑岗有两件喜庆的事,张知木就请他们再留两天。

    一件事是窑岗的办公大楼终于落成使用了,另一件事是窑岗到秀容的电车要举行通车仪式。

    徽商们也愿意在这多呆几日,只是浙商在这里,他们怕窑岗人没时间招待他们。在这里虽然外面飘着雪花,可是宾馆的暖气太好了,住着非常舒服。

    窑岗人的办公大楼,让徽商和浙商们们都是羡慕不已,那落地式的玻璃窗,是他们以前想都想不到的。别说那每间办公室都有电话电灯的配置了。这里的办公桌和座椅都是按照张知木给出的样式制作的,那可是前世的经典样式。

    不过李茂告诉徽商们,扬州的两兆瓦发电机马上就要发电了,他们很快的就可用上电了。这些商人都喊声好,他们都说这次一定要买电唱机回去。有了电就可以听电唱机了。

    张知木建议他们买最新式的收音机,因为这样的收音机,能听到短波广播。在扬州就可以听到在窑岗听的广播,这可让这些人惊喜不已。他们已经太喜欢听广播了。在这里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儿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然后拿着报纸看报纸。特别是每天晚上窑岗文化宫都有各种演出,这是灯光音响配合的演出,和他们在家里看的完全不一样的演出。他们太喜欢这样的生活了。所以他们几乎每人都买了收音机和电唱机回去。

    这一幕让张知木想起了,前世时刚刚开放,有人出国时往回带东西的那一幕。

    电车的通车仪式后,这些人看见电车顶上冒着电火花,不敢上车。张知木想给他们解释电车的电位是和大地一致的没有危险,但是知道说那些没有用,自己第一个带头上车后,其他人就跟着上来了。结果一辆车挤得满满,在咕隆咕隆叮叮当当车上,这些富贾一方的人像孩子一样美得不行。张知木特意让开电车的在电车上挂上叮叮当当的铃铛,这样可以通知行人电车来了。

    电车道两边的沥青马路让这些人觉得很新奇。这样的马路不怕雨水,比石头铺的路面平整多了,有这样的路下雨天再不会泥泞。

    更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在这里坐车,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要钱,孩子不要钱。这一切简直让他们觉得不可以思议。都觉得做一个山西人简直太好了。

    不过电车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窑岗和秀容之间的交通往来。

    李茂悄悄的跟张知木说:“我们应该放一个假消息。”

    “哦?”张知木没理解。

    “你应该在不经意间让他们知道,我们下一步会进攻河南。”李茂看着张知木说。

    “***。”张知木明白了。

    在送这些徽商的时候,徽商们都有些不舍,张知木说:“别着急,我们会尽快的积攒力量,等打下河南后,我们离得就更近了。到时候我们就把火车修过黄河和长江去,把我们窑岗和徽州连起来。到时候大家啥时候愿意来窑岗,坐火车就来了。”

    “我们等着这一天。”徽商们坐上船挥手而去。不过,他们知道窑岗人会很快打下河南。这个消息,不久就会传到李自成那里。

    有了和徽商打交道的底儿,陆成祥和浙商们谈的也很顺利。其实窑岗人答应在票号业务上和他们合作,是做出了很大让步,他们不可能不满意。

    浙商们和徽商一样都看好了票号这一行。窑岗人也按照徽商的条件和他们签的契约。

    不过浙商们想买断搪瓷产品海外销售权,这点陆成祥没敢做主,因为窑岗人现在为止没有向外出口搪瓷产品,是因为内销还不够。所以张知木不同意这一点儿,还有范松他们也可以向南洋销售这东西。

    浙商和徽商还都不约而同的对电车道两边的商业街感兴趣,他们也提出来最好能买下一块儿地方自己组织建设。

    窑岗人同样都以还没计划好为由,暂时没有答复他们。

    送走了他们之后,窑岗的几位巨头又聚在一起开了一会。李茂介绍了江南这段时间得发展情况。

    现在景德镇、九江、武昌、长沙的分公司已经正常开始运作了。从长沙沿着长江到镇江的蒸汽拖轮拖拽的客货运输也已经开通。特别是客运班轮定时开通,不但对往来的商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窑岗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大江南北。对公司的业务往来影响极大。

    这次李茂回来,还带回几件国宝级的古董,这是左良玉将军带给窑岗博物馆的。因为他听说了八大王张献忠送给窑岗博物馆的文物展出的时候,在旁边注明了是张献忠捐赠。所以左良玉也希望这几件文物,在窑岗博物馆展出的时候,注上是左良玉捐赠。

    “呵呵!看来,我们的博物馆的功能还要扩大。这样一来我们博物馆就会越来越有名气,越有名气就会越有人送宝贝过来。”张知木笑着说。

    对李茂在南方的事情,大家听完了解一下就行了。因为李茂的能力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有他在南方。山西在南方的销售通到就是畅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