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文化建设-《改变》
第(2/3)页
张知木突然想起了前世的篮球足球。他先用橡胶做了一个球的内胆,做了一个气密芯。其实,张知木以前自己修自行车时就知道,气密芯其实就是一小段细长的胶皮管儿,当自行车内胎里气压高时,细管被压住了保证气不往外跑。当气筒的压力大于内胎的压力时,细管被鼓开,气筒里的气就进入了内胎。这篮球足球也是这样。张知木先做了一个篮球大小的球。然后又让人用牛皮缝了一个八瓣儿的篮球的外皮,让李云鹤做了一个气筒和气针。当篮球被打气筒的气打的鼓鼓的时候,张知木拿起来一怕,说一声:“不错。”就给小青这些孩子们表演起运球带球。
张知木眼花缭乱的动作,引来孩子们一阵阵叫好。这些孩子们,忍不住都要试一试。可是球到了他们的手里,可就不听话了。张知木就一点一点的教他们玩。可惜现在还没有篮球架子。张知木想,等学校建好了的时候,一定要有标准的篮球场。还要有是适合孩们玩的球场。体育课自己要亲自上,先把篮球足球运动搞起来。接着张知木又趁着兴致一连做了几个篮球足球。这下子孩子们可有玩的了。
接到张知木的通知,冶厂送过来几坛子氨水。李栋和刘云也一起回来汇报工作了。
李栋介绍了冶厂那边的情况。那边已经开始用焦炭连钢炼铁了。那几台维修的炉子已经又点火了。由于用焦炭炼铁炼钢,炉温高,铁和钢化的都快,出炉也就快。生产效率高多了。现在的问题是,运去装煤焦油和氨水的坛子马上要不够用了。已经铸好的马车轮子和钢簧有两千多套了。火枪管用的钢材业铸造了两千多根儿。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铸造?
张知木说:“缸窑一直在烧坛子,这坛子尽管放心,马上安排人给你们运过去。马车上的东西先别铸造了,火枪用的也别铸了。没想到的是冶厂的出钢量这么大。”
李栋说:“工人们的新宿舍也都建好了,工人们已经都搬进去了。现在工人们每天都可以洗热水澡了,炉前的工人穿上防火工作服,干起活来安全多了。身上落下点火花也伤不到人。整个条件已经好多了。”
张知木说:“我正想让陆琪他们做一些能套在头上带披肩的帽子,这样炉前工作的工人就更安全了。”这是张知木想起了前世时,炉前工人带的那种套头的防护帽。
刘云说:“现在,冶厂那边不论囚犯还是工人根本不用看着了。现在放开他们让他们走,他们也不会走。那些囚犯都说。等两年以后,能享受员工待遇了,等挣两年钱了再回家去看看。现在让他们回家他们也不会去。回家里吃的还不如这里。”
张知木说:“能拴住人心,比用人看着,拴住人强得多。”
刘云说:“是啊。现在冶厂这里的人一管好了。干活效率也高多了。能省下不少人,所以我和李厂长一商量,在工人和囚犯里又选出了以前会骑马身手又好的五百名,加入我们的队伍里。有那些囚犯里的军官帮着训练,现在整个队伍,焕然一新。我把我们自己的原来的人全部打散分到队伍里当官。现在队伍里中层以上的军官都是和我们南下回来的人。有他们在队伍里。队伍就稳定多了。现在不算范成坤那边的人。我们现在有骑兵八百人。步兵五百多人。柳成璜这一段时间,表现得非常出色。这些骑兵交给他,我很放心。李菁那边的人有三十多人了。这小子还要扩大人队伍,我让他先别着急。稳一稳,把人练精了再说。另外,李治前几天去了一趟。看上了李菁的两个人,把李菁心疼的够呛。不过这小子还行,把人给他了。”
张知木说:“太好了,我们要稳步发展。把这些人练成精兵。我们的队伍在冶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惹人注意,外人一看,你们就是个护厂队。李治的事,他回来跟我说了。他现在需要几个有独立行动能力的人。他还把孟四儿给要去了。范成坤心疼也放人了。孟四儿现在表现的不错。看来人生存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会很大。过些日子,欧阳先生要搞一个兵法战策方面的学习班儿,你们那些军官要分批回到窑岗参加学习。”
刘云一听说:“太好了。不用说学习了,能让他们回来看看,对他们来说就像过节一样。”
张知木说:“正好也让他们回来休息休息。”
“要尽快把火枪都配过去,柳成璜他们研究了不少骑兵用火枪对付骑兵的战术,有了火枪他们就可以实际演练了。”
张知木说:“李云鹤手下有一个车间专门做火枪,他们一直在忙着。我每天都能听见他们试枪校枪的声音。你这次回去带二百只枪没问题。如不是阎兴带走一些,你还可以多带一些。”
刘云说:“那太好了。”
张知木说:“冶厂那边就有柳成璜的骑兵负责,你们就可以先撤回来了。你要考虑好,如是我们北上是留下那些人照看冶厂。这事儿要早作打算。这次北上柳成璜的骑兵是一定要去的。我们运送的粮食货物很多,需要去很多人。”
李栋说:“人不怕,我那边临时抽出几百人,用几个月没问题。就是留下的人多辛苦点,短时间没事儿。”
第(2/3)页